憶樂至文廟點滴
謝經緯
民國35年(公元1946年)秋我考入樂至縣首創簡易師范學校第一班,該校附設樂至縣中學。第二學期我到樂至縣師范校文廟報到入學。
公元1947年春,我見到的樂至文廟經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洗禮已經面目全非,沒有孔圣人文廟的氣息。我把當時目睹的點滴印象寫出來供參考。
文廟座北朝南:朝向南塔坡,面臨天池藕塘,左邊有條小溪從天池不斷流入城北城河;右邊有條寬敞的通道直通天池公園門口進入小南街。
文廟大門口有條直線大道向南通過三星拱欞牌坊中門? (該牌坊排列左、中、右三門,氣勢壯觀)可登上精致的拱橋,橋下是圓形的泮池,走下拱橋直達天池之畔。大道兩邊密植規格化的灌木花樹,香氣襲人,有人在畫中行的感覺。
文廟是長方形四合院的建筑結構,從廟門到孔子正殿南北長約400米;從左廂房到右廂房寬約350米。中間是長方形院壩。左右廂房原有孔子幾十位弟子的塑像,并立有牌位。
文廟大門口平房從西向東排列與左右縱排廂房連接都是穿逗結構,只有孔子正殿是雄偉莊嚴的宮殿式建筑。殿內塑有一尊兩丈左右高的孔子巨大座像。
文廟大門口無任何標牌,看不出來是“文廟”。大門的右側是教職工食堂、男生宿舍、左側是校辦公室、男生宿舍。進去兩邊廂房是老師宿舍。
孔子正殿:右邊是一班教室;左邊是二班教室。正殿后面是女生宿舍,正殿階檐是學生食堂。
正殿內掛有塊巨型的木匾,上刻有大字:“斯文在茲”。
文廟院壩里植有兩株巨大的古樹:右有黃楠樹;左有白果樹(現在均很好地活著)。
相傳二百年前文廟始建于城郊東北小山坡項,后人叫? “文廟坡”。具體遺址:現從川鄂中路東北方向出城:左手邊經過民政局、燈光球場、醫藥保險局;右手邊經過白馬牛肉湯館、鹽邦菜餐館、陳毅紀念館(崇教寺)新大門口,直抵二環路為文廟溝。若走到紀念館新大門三岔街口東北方位的“世紀欣城”房地產公司——即登上原文廟坡坡腳路口上坡,坡高大約100米,現已被“世紀欣城”、“尚錦秀庭”等房地產開發商推平,建成商住小區。
1982年文廟的遺址四周圍墻墻腳仍然存在,盡是亂石砌成,墻邊還有幾棚慈竹。圍墻內的地面大約有兩畝左右,很荒涼。
上一篇:« 樂至龍燈甲天下 | 下一篇:樂至考棚及晚清科舉軼聞點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