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你到川西平原上觀風景,看到的是鋪天蓋地的油菜花,鋪天蓋地的麥穗,那單調的嫩黃或單調的碧綠對視覺沖擊得太過份,不久你就會感到疲憊和厭倦。這時若到沱江涪江分水嶺上的樂至來觀看嫩黃的油菜花,來欣賞碧綠的麥穗,你在這川中淺丘的坡坡梁梁、溝溝灣灣里暢游十天半月也不會想離去,因為這里的景象是豐富的、奇特的,有無法描繪的美。
油菜花還是那種四瓣的嫩黃的花,麥穗還是那種棒狀的聚花果一樣的穗,而且你看到的仍然是鋪天蓋地的嫩黃或鋪天蓋地的碧綠。但它一點也不顯得單調。
首先,這嫩黃這碧綠是有層次的。梯田里的油菜花,從河邊起一層層黃到天上,黃花與紅霞相融,與藍天相襯;麥色則一層層綠到天上,綠色與紅霞相襯、與藍天相融,天與地是一幅何等燦爛的水彩畫!春風吹拂金浪碧波與白云和諧涌動,仿佛天與地在相互撫慰和親吻,這時你若站在天與地相互撫慰和親吻的山頂或坡梁上,該感到何等愜意,何等陶醉!
那油菜花,山頂先謝,溝底后開。再細看那油菜花的嫩黃就從溝底沿著梯田一層層淡上去,直淡到與藍天白云融為一體。那麥穗也是山頂先老,溝底后熟。麥穗的黃則從山頂沿著梯田一層層淡下來,直淡到與河邊的草木融為一體。這就是一幅十分提神醒目的墨分五色的中國畫。
你看到的不僅是黃色綠色的生動,而且還看到了黃色綠色在流動,你看到了大自然進展的慢鏡頭,是何等的美,何等的妙??!
那鋪天蓋地的黃、鋪天蓋地的綠之所以不單調,而且感到豐富而生動,還因為那麥田、油菜田,不管是一層層梯田,還是一塊塊平田都鑲著一圈白色的柵欄,仿佛是為了護衛著那綠或那黃不要溢出來而流走。這柵欄是桑樹的枝桿組成的,因為桑樹桿在冬日為防蟲防凍刷上了白灰。那桑枝是被修剪了的。沒有了枝條柔韌的尖端部分,桑樹看起來干如銅枝如鐵,顯得十分勇武有力!那白圈活活潑潑,把大片的黃大片的綠劃分成了無數藝術的小塊,仿佛在說那大片的黃大片的綠是由無數藝術的小筆墨描寫成的。那白圈斷斷續續,使得那些藝術的小塊又有似分未分的感覺,和諧極了。這刷了白灰的桑樹枝桿給丘陵的春天里最鮮的黃色和綠色做了最亮的陪襯。樂至人在田地四周栽桑已有十分悠久的歷史,不僅合理利用了土地,而且創造了美。
賞心的桑樹,悅目的菜花和喜人的麥穗和諧地組合在一起,給川中丘陵穿上一件別有韻味的春裝。
到了春末夏初,油菜夾和麥穗都老了,山坡田野一遍金黃時,那白色柵欄樣的桑樹上,則長出了蔥蔥郁郁的嫩綠枝葉來,它們給金黃的梯田、平田鑲上一圈碧玉般的邊。形成黃綠交錯唇齒相依的姿式,又是一派新景象……
也有變成桑園的山丘和溝灣,中上山下則是一味的綠,站在高處了望,蒼山如海,小院如舟,山歌互答,仿佛仙界。春風蕩漾,滿眼是青春蓬勃的世界,沒有不被感染激動的人。
這綠也是墨分五色的綠。每根枝條上,尖上是嫩綠,枝尾是深綠,由凝碧、鮮綠、淡綠、鵝黃,從根到尖次第淡上去,顯露出無限的生機與活力。一根根枝條組合成一株樹,一株株桑樹組合成一塊桑田,一塊塊桑田組合成一條山溝一個個山坡,就成了一個綠色的世界。
這個世界中有些山巖上、山頂上是早年栽植的柏樹,柏樹是墨綠色的,正好作了桑葉的陪襯。桑葉寬闊,嫩綠欲滴,像墨色淡濕生動的畫,柏樹針葉,墨綠濃重,像墨色干濃沉寂的畫。兩種綠色樹木相鄰,仿佛不是造林專家與農人而為,而是大自然這位美術大師的創作。
或許是生怕你欣賞桑樹的綠不滿足,桑樹便在枝條葉間開花結果,那果為聚花果,初為淡黃,繼爾淡綠,忽變淺紅,再次深紅,最后烏紅,招引得蜂蝶亂飛,從微觀上增加了無限的美。
鄉間的空氣很干凈,桑樹很干凈,桑椹也很干凈,陽光照著,桑葉綠得透明,桑椹烏得透明,伸出的手也有些透明,摘一順飽滿的桑椹嘗嘗,那甜那美,會讓人心神陶醉……遠處傳來一兩聲布谷鳥鳴叫,這時刻大自然是你的了,你是大自然一體的了。
桑樹是青春之樹。它除了冬日休眠,沒有枯葉掉落的景象,每年冬天農人都剪去舊枝條,每年春天都長出新枝條,從不顯出老態。
桑葉長成就被蠶農摘去喂蠶。摘去一些,它便又長出一些,仿佛天生就能不斷滿足人們的需要。我兒時采桑時,愛站在樹上,隔著金燦燦的稻田或清凌凌的小河,與對面也是采桑的小姑娘對唱古老的童謠:
叉叉褲,叉蘿卜。
狗來了,爬桑樹。
桑樹倒,喊大嫂。
大嫂不在家,喊二媽。
二媽上了坡,喊三哥……
聽說這兒歌是“湖廣填四川”時帶過來的,可以想象家鄉栽桑養蠶歷史之悠久。
那桑芽剛出時,像一朵朵綠色的花,芽長長一點伸出一張葉,長長一點又伸出一張葉,不久就是密密的一串綠葉。新枝長到一尺長時,蠶農便開始摘葉去喂蠶,這是春蠶,大概蠶把枝條上一尺長那么一串的春葉吃完,就開始吐絲做繭。蠶老了,桑樹仍青春煥發,枝條繼續長,長長一點伸出一張綠葉,長長一點伸出一張綠葉,不久又有一尺長一串綠葉。這時蠶農又開始摘桑葉喂夏蠶。大概又摘光枝頭一尺一長的那么一串桑葉,夏蠶就做繭了。夏蠶老了,桑樹仍青春煥發,枝條繼續長,長長一點伸出一張綠葉,長長一點伸出一張綠葉,不久又有一尺長一串綠葉了,這時蠶農就開始摘桑葉喂秋蠶。大概又摘光枝條一尺長的那么一串桑葉,秋蠶就開始做繭了。秋蠶老了,桑樹仍未老,枝條上還在繼續長著新葉,蠶農們就摘了新葉喂一季晚秋蠶……
你見過桑樹嗎?你認真觀賞過桑樹嗎?你愿意見見這不斷滿足養蠶需要而生長綠葉的桑樹嗎?你想見見這種神奇的樹嗎?那么請到川中丘陵上的樂至縣來吧,這里有成片成片的大桑園十多萬畝。有十五個蠶?;剜l鎮。其中那個曾受原總書記江澤民同志接見的石道吉支書所在的童家鎮伍家寨村,和它相鄰的百布村等最為優秀。他們創造了桑草牧模式的新農業,即栽桑養蠶,在桑樹下種草,用草圈養樂至黑山羊,切實調整了農業產業結構,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養蠶也是一項很具觀賞價值的勞動,那蠶床是長方形簸箕做的,一層層放在架子上,高的有十幾二十層。
你若去觀賞喂蠶,你會被小小的蠶兒震撼。蠶農在滿簸箕銀白的蠶身上撒上厚厚的一層桑葉,你生怕把蠶壓壞了,因為一條蠶也看不見了,全被好幾層桑葉壓住了。養蠶姑娘會笑著告訴你,壓不壞的,你聽它們可高興呢。
靜靜一聽,就聽見像是下起極密的小雨來,淅淅漓漓淅淅漓漓的聲音很響。往門外一望卻見陽光燦爛。正當你奇異時,就見銀蠶從綠葉中拱出頭來,那頭從左往右轉一陣,又從右轉向左,循環往復,桑葉就被吃出一個大洞來。許多的蠶頭不停地鉆出來,不一會兒,厚厚的一簸箕桑葉就只剩下那支撐葉片輸送營養的骨架了。這小小的蟲兒的力量和氣勢,讓你感到驚訝!讓你聯想到蠶食的厲害……
桑葉雖然沒有陪襯紅花,但它有另外的使命。是蠶,用生命喚醒了桑葉潛藏的不為大多數人知的生命。沒有蠶,人們哪里會知道,桑樹桑葉的精華、靈魂就是那瑩白細長的絲?
也許你會趕上蠶兒休眠,它們靜靜地仿佛睡著了,卻是在默默地脫皮長身體,每蛻一次皮身體才能長大許多。養蠶姑娘這時則細細查看著動靜,十分警惕地防止病蟲和老鼠入侵。也許你會聽到她們輕輕哼唱:
蠶寶寶,眠呀眠,
眠了一眠眠二眠,
眠了三眠眠四眠,
二十八天變現錢。
那蠶兒結繭要借助古式的草龍,或新型的方格簇。方格簇每格有一條蠶去結一個繭,一個方格簇就像一幅耐人尋味的現代裝飾畫。有的繭已結成,有的繭正半透明,還看得見蠶在里面忙??葱Q在繭內吐絲把繭不斷結厚的動畫,像看舊時的皮影戲,十分新奇,你不被感動不被激動是不可能的。草龍是草繩上密密地叉著半尺長的麥稈,盤在簸箕里就像一條龍,雪白的繭子結在上面,像銀色的龍鱗,麥稈的金黃與繭子的銀白互相輝映,十分醒目、十分喜色。如果你喜歡聯想,那做繭并不是自縛的蠶兒,會引起你對人性、對社會不少思索。
如果你正趕上送老蠶上龍,就會聽到地道的養蠶民歌,不僅年逾古稀的老太婆會唱,上幼兒園的小姑娘也會唱:
蠶寶寶呀吐絲忙,
吐的絲兒白又長。
蠶寶寶呀吐絲忙,
你忙我也忙。
你忙做繭子,
我忙去趕場。
賣了繭子做衣裳,
賣了繭子修樓房……
樂至縣被稱為桑樂至,樂至縣城被稱為桑城,這美稱是名不虛傳的。樂至縣的農民幾乎家家栽桑養蠶,目前有桑樹1.5億株。樂至縣常年養蠶16萬張,產繭8萬擔,常年產絲350余噸,織綢80萬米,四川省養蠶產繭最多的縣之一。繭絲綢是樂至縣重要的產業之一。
你觀看了養蠶,再去陳毅元帥當年幫助興建的紅旗絲廠看看繅絲和織綢,然后再放眼看看漫山遍野的桑樹,看看在陽光下如波浪翻滾的桑葉,你就會更加崇敬這獨特的樹。
桑樹不僅可供養蠶,葉、果、枝、根皮還可供藥用,果還可制酒,枝條還可編筐或壓成板材??芍^一生一身都是貢獻!
樹不在高,要看風格高尚不高尚;樹不在大,要看精神偉大不偉大,您說呢?
(作者:伍忠余)
上一篇:« 樂至縣參加“2017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活動成果豐碩 | 下一篇:樂至烈士陵園 » |